绝大多数的体外受精(IVF)流程都包括通过促排卵的卵巢刺激阶段。该阶段的目标是在一个周期内触发多个卵子的成熟,而不是正常情况下触发一个成熟的卵子。它使我们能够获取更多数量的卵,从而提高了IVF的成功率。
许多即将开始刺激阶段的试管婴儿患者想知道对试管婴儿成功有帮助的平均卵子数量是多少?
1试管婴儿取多少卵子合适
试管婴儿并不需要数量特别多的卵子,一般获卵8-15个为合适。不过根据女方年龄、卵巢功能、方案、药物反应等情况的不同,获卵数会有一定差异。保持卵子数量的同时,还应注意卵子质量。
通过临床发现,获卵数越多的女性,卵巢出现过激反应的几率越大,因此监测卵泡发育的时候要注意预防过激,同时合理的控制促排卵药物的使用。
2试管婴儿周期中的卵巢反应
在所有IVF 周期中使用的卵巢刺激过程涉及外源激素的使用以监测卵巢周期。刺激阶段大约需要8天左右,但您的医生可能会通过开避孕药来决定将此时间范围延长。
IVF周期中的卵巢反应因女性而异,具体取决于每个患者的特征,药物方案,不孕原因等。
牢记这一点,我们可以区分三种类型的IVF药物响应者:
1、低响应者
取回的卵子数为3或更少时。一些诊所将此限制设置为5个卵子。它通常对应于由于年龄较大而卵巢储备不足的女性,以及具有某些条件而无法形成大量卵子的女性。
2、正常反应者
幸运的是,大多数女性都可以归入第二类。这意味着经过刺激后可以取回大量的卵子。广义上讲,每个周期的平均卵数为6-7甚至9-10。
3、高响应者
我们这里说的包括每个周期获得20个或更多卵子的情况。这些患者的特征通常与年轻女孩有关,通常没有生育问题。卵子捐赠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尽管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但在某些情况下,取到了40、50个卵。
在刺激阶段,您应该定期拜访生育专家,以监测您对IVF药物的反应。根据结果,生育医生可以重新调整给药剂量或更改方案。
3取卵评估
取卵(医学上称为卵泡穿刺)是一项外科手术,可从卵巢中收获成熟卵。此手术程序的目的在于较佳成熟状态卵子的收集。
为了安排在正确的时刻(即自发排卵之前)进行卵泡穿刺,并能够预测能够取回足够的卵子数量,需要评估两个方面:卵泡大小和雌二醇水平。
每个卵巢卵泡中都含有一个卵细胞。但是,取卵时卵泡通常是空的,或者卵中含有卵,但它们不成熟。
简而言之,取回的卵子数可能少于超声检查中发现的卵泡数或根据血液中雌二醇的含量估算的卵泡数。
4根据卵泡大小
您的医生将通过超声波扫描测量您的卵泡大小。随着卵的成熟,卵泡大小增加。
当卵巢卵泡达到16-18毫米时,它被认为已经足够成熟,可以在其中包含成熟的卵细胞。此时,您的医生会安排在36时内进行卵泡穿刺手术。
通过这样做,我们可以估计在收集过程中准备取回的成熟卵的数量。
5卵子质量与数量
每个体外受精过程的较终目标是实现持续妊娠。但是首先,必须创造出可行的胚胎。所谓有生命的胚胎,是指能够附着在子宫上并引起新的妊娠的胚胎。
的确,取回的卵子数量越多,产生具有植入潜力的可行胚胎的机会就越高。然而,如果收集的卵子的质量低下,即使取回了大量的卵也不会怀孕。
如果只取回两个卵子,但它们的质量较佳,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具有巨大植入潜力的胚胎,并能够在尝试中成功怀孕。
年龄在决定取回的卵子数量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记住,卵子的数量并不总是与胚胎的数量匹配。在收集到的卵子中,并不是所有卵都会受精。
总之,获得大量高质量的卵子至关重要,因为它很可能转化为大量可用的胚胎。在这些情况下,如果第一次尝试失败或因为您想生育更多孩子,可以将这些胚胎中的一定百分比冷冻保存,以便在随后的周期中解冻移植。
6IVF周期的理想卵子数是多少
尽管IVF的成功实际上仅需要一个正常的胚胎,但患者取回的卵数量合理(通常为10-15个成熟卵)会改善患者的预后。实际上,研究表明,如果取回导致卵子数量过多,卵子质量可能会降低。取回的卵中约有60-80%成熟,其中约70-80%将受精。一旦胚胎分裂,它有50-60%的机会发展为第5天的胚泡,这对于植入或冷冻是较理想的。
7如果生产的卵子数量不足以进行试管婴儿怎么办
为了能够在相同的IVF周期中使一个以上的卵细胞受精,可以使用生育药物来刺激女性的卵巢。所需的卵子数量取决于所使用的技术。对于mini IVF,1或2个卵子就足够了;而对于常规IVF,理想情况下,我们应该有大约10个卵子。通常,由于各种原因,一些患者的卵巢反应不充分,卵收集的数量过少(低于5)。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转向以下策略:
取消取卵前的周期,并使用不同的刺激方案开始新的刺激周期。
Tips:
为了使用卵子玻璃化技术进行冷冻,需要在随后的周期中收集更多数量的卵子。总的来说,卵泡数目非常重要,但它们并不是试管婴儿成功与否的。如果有很多卵泡,有可能会由于卵巢过度刺激或子宫继发性并发症;相反卵泡数量较少的女性可能会因为拥有高质量的卵子而试管婴儿周期进行的非常顺利,所以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